close

[機車安全]楊梅服務區-連續閘道間距

 

參考國土署的 “市區道路附屬工程設計規範”(113 09 修正版)的4.3.8中的表4.3.9

 

    詢問比較熟悉法規的道安專家後,參考交通部的 公路路線設計規範(11206版)的4.3.9中的表4.3.9

 

    在楊梅服務區來看,時速50公里時,連續閘道鼻端距離,國土署設定距離75公尺,交通部建議140公尺,最小75公尺(一般情況宜採用建議值。)

 

1. 鼻端位置 : 以4.3.8(2)內容“平行段長 DP (車道漸變段終點至鼻端距離)”,對應圖4.3.8.1來看 「雙車道平行式出口閘道」,兩個閘道的實際鼻端應是棒棒糖前端。如以google量測楊梅服務區這兩個分隔島的棒棒糖前端距離不到60公尺,是否不足規範設定?

 

2.是否是連續兩個閘道?

    「預備道+休息區入口」 分離 主線,算第一個閘道,休息區入口 分離 預備道算第二個閘道,這樣是否算連續閘道?

    以進入服務區的角度來看,應該算是60公尺內連續通過兩個閘道鼻端。

 

3. 因找不到定義標準,算不算連續閘道,不確定。但以嚴格安全標準來看,要視為連續閘道,應以4 .3.9表設計間隔適當距離,以避免連續分隔島造成駕駛混亂不及反應,標示牌太近視覺解讀混亂,車道分辨不易造成駕駛路線選擇混亂。

 

4. 75公尺應是市區道路的最低規範,但高速公路理論上應該要比市區道路更嚴格才是,且要依據交通部的一般標準或更嚴格需超過140公尺才對,奈何實況不足75公尺。所以現在台灣高速公路比市區道路更隨便?規範更落後?更不用注重安全?

 

5. 另外此處夜間的視覺判斷難易度如何?還有駕駛要進入服務區大都已經又累又急,為何要設計辨識難度如此高的入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pun 的頭像
    itpun

    信仰 可能不存在的 棒球之神

    itp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