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下這些只是在台灣常見的議題,以推論來合理懷疑

 

1. 台灣政府是慣老闆嗎?

     慣老闆有一種常見的現象,非常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卻不注重員工的安全訓練

     以台灣這間國家公司來說,教育上花費了比其他國家公司多很多的時間,但交通考照卻用極少的時間和空間來交差了事(當然連學校教育也可有可無的樣子)

     因為只要你的勞力,不要你的安全

(1)政府自己統計,機車考照有去上駕訓班的,違規和車禍會有顯著減少(不過會去上駕訓班,本身就注重安全,但)增加訓練時間的確會有相對高的交通安全意識和能力

(2)二段開車門納入考照後,這類狀況有相當程度的減少,即使是先前早以有駕照的駕駛也會受到法規和社會風氣的影響

(3)政府也有統計18~24歲是車禍的較高年齡,除了較血氣方剛外,駕駛經驗較少也是原因之一

 

2.違規駕駛還不是統統是政府訓練出來的?

     駕訓班、考照和法規與設施都是政府和立委諸公設計出來的,違規駕駛不管是哪個駕訓班和監理站所考,都是台灣政府訓練出來的

    以整體的違規率和事故率來看,台灣國家公司是遠不如先進國家公司,整體來看便是政府的責任

 

3. 產學失衡?

    企業最怕的是學校教出來的學生只有理論,想想國小生光是加減乘除就練習了幾次練習題,但考照時機會左轉沒練過,右轉專用道沒看過,(有些有機車專用道,有些沒有),沒機車專用道,機車靠最右線,有右轉專用道,機車又突然合理似的跟汽車一起直行

    機車要左轉,可能是本來在最右線,被趕到中線,待轉再跨越車道到待轉區,反正機車被趕來趕去,只是為了汽車爽

     考照裡也沒有違規並停,停等行人也沒考過(可見政付自己也不重視多吧),這種產學失衡,不只沒有說明理論,還不重實務

 

4. 政府圖利財團?

    事故率高不止有傷勞保,更可說是圖利保險業合理調高保費,可說是讓合規駕駛受害

    政府說區間測速是用數字合理算出來的?那市區在轉角紅線區的便利商店有多少違停也是算得出來,難道要這些店家每月繳固定罰單?直接在超商前裝監視器科技執法?政府不是喜歡用科技執法和合理推論嗎?

      如果一間超商一個月自己貨車次違停遠超過100次,但開罰不到3次,我是不是可以合理懷疑你在圖利財團?

 

5. 廣義工(公)安不足?

    台灣的工安雖然不盡人意,但看得出來政府還算有在管理,而工程車輛的交通運輸可說是工安的一種延伸,但爆胎、超載、物品掉落這種危害他人性命,造成公共危險的行為,卻比工地安檢還隨便?

    除了事後駕駛負擔法律責任,老闆說會賠錢好像就沒事,誰不知道老闆早就把這些費用預估在成本估算裡了,如果是公共工程,每個報價也早包含這個成本,等於是人民付的?

    公司的教育訓練在哪?公司或公會違規是否要計點?政府是否有方法加強督導?公司或公會是否會降等?目前的管理機制是否有效?

 

6. 區間測速是100%的檢驗率,超商的違停是0.1%?

     工程車事故只是駕駛的責任,一台機車事故,是整個機車族群的問題?

      不過不管怎麼說,都跟政府無關對吧?

      這種幾十年的問題,都是駕駛的問題對吧?

      考照制度改革,人民建議了快十年真是自不量力對吧?

      交通問題人民沒有權利,交通部說了算是吧?

      交通傷亡高,都是人民自己的錯,跟考照一點都沒關係是吧?

     打算十年之後還這樣是吧?

 

     最後建議賽車協會可以發揮一些正面能量,確保選手在一般道路要遵守交通規則,一年內計點過多時要禁止出賽

 

 

 

 

 

 

 

 

 

      打算十年之後還這樣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pun 的頭像
    itpun

    信仰 可能不存在的 棒球之神

    itp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