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社團在黑豹旗輸球之後

 

0、沒有防備和危險意識的棒球是危險,所以安全仍是首要考量。

 

1、要在棒球投入多少心力,取決於你們自己,

棒球只是你們的興趣,對於自己的未來,需有責任感,

沒有人可以給予肯定答案,也不適用於每個人。

  

棒球在國際上,是正面陽光的團隊運動,無需置疑。

 

2、人有書寫能力,經驗的累積,可以傳授給別人,是人和其它動物不同之處。

  好的團隊能夠教學相長,棒球社團也不是只有勝負,不是只有教練管理。

  傳承才有歷史,才有文化,

社團是比較自由、民主、開放的環境,畢竟你們不是非棒球不可。

 

3、每個學校的棒球社團面臨的問題都不相同,

  學校反對、沒有空間、少有時間、沒有教練、沒有經驗,

  會產生不同的棒球社團,比賽時,展現出來的優缺點也會不同,

這是多元性,也是文化,

常常比呆板、完美的長時間軍隊訓練的制式棒球有趣。

 

這不是特例,世界上的球類運動皆有眾多這種不完美的社團組織,

數目遠遠大於甲組或職業球隊,棒球才能進入他們的生活,

他們才有厚實的棒球文化。

 

不同學校的棒球社團也不是完全對立的,

目前也有很多的高中棒球社團聯盟,

便是這種概念,也可以成為教學相長的同盟。

 

4、針對訓練方式,大致上可以有一些選擇

  A:有效率學習-選擇CP值最高的訓練目標,

    檢視體能、球感、守備、打擊,

哪一種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提升最多的進步?

  B:針對比賽缺點改善,配合空間、時間。

  C:繼續加強優點。

  D:依可利用的環境加強,有的場地比較好、有些離打擊練習場近……

  不管哪一種,你們可以一起討論、選擇,

比起大多數在電視前只能嘴砲的觀眾球迷強,

也比玩電玩棒球來得寫實,

你們在創造風格,你們自己可以是教練。

 

5、文青和文創,來自於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

  棒球文化來自於你們不同於傳統棒球隊,會有不同體驗,

  並能夠和你們學校所學互補相融(其實本來就不衝突),

  一樣沒有固定公式,不是制式的,是多元的,由下往上產生的,

  自由開放的。

 

6、作者不才,離開學校許久,

只記得少數幾篇的大意,有一篇國中課文叫“你自己決定吧”

 

除了教育部的課網、學校安排好的課表、老師想好的進度、考試。

在學校要如何做決定?

 

這些都是學習,出社會的現實環境,

你們可以開始面對這些問題,這也是先進國家鼓勵社團的原因,

現實就是有好有壞,持續的判斷、選擇、學習,

比起教室寫好的課本要真實,有不同的體驗。

 

大人怪小孩抗壓性差,又只想他們乖乖呆在教室,不是矛盾嗎?

 

7、台灣棒球曾經被當成工具(現在的棒協只進步一些),承受太多的包袱。

  曾經窮得只剩下冠軍和制式棒球。

  更可惜的是,台灣人默默認同了這種有能力奪冠的棒球隊,

才有價值,才是被需要的想法,誤解了棒球的美感。

 

棒協在舊時代即是此棒球是工具想法的主導者,

或多或少也傳承了這種想法,委員也是此種想法下產生的棒球人,

而教育部本身就不教育,只重視有價值的學生,以前還配合棒協的運作,

棒球社團在他們心中也許還是可有可無,一種幼稚的遊戲。

 

舊的思維只會怪政府、怪職棒、怪球團、怪球迷,

但真正的問題是他們和台灣人腦中的錯誤舊思維,

他們枉想外國的高薪、制度、球迷人數,

卻無視外國那些他們認為可有可無、浪費資源的眾多棒球社團的存在。

 

教育部協辦的黑豹旗,最大的阻力就是他下面的教學單位。

而棒協不會幫你們出頭,也不會幫你們推廣,幫你們檢視可用空間,

他們只會辦比賽,管的只有傳統棒球隊而已。

 

8、不過社團棒球也不用覺得責任重大,棒球是一點一滴的累積,

繼續打下去,傳承下去,就能積少成多,棒球場得分不也如此。

 

了解自己的不足,在有限的時間空間下(出局數),

判斷選擇自己的計劃(訓練和戰術),努力的完成(執行力),

這是棒球在生活中的應用,人生也是如此。

 

還有棒球是九個人,如果那些傳統球隊是三、四棒,

那棒球社團便是其他的支援棒次,或者球隊經理或行政人員。

這也是一種棒球精神在社會中的表現,可惜棒協冠上棒球之名,

但似乎不懂此棒球精神的展現,實在夠狹隘。

 

  讀書是學生的本分,培養良好興趣可以讓社會更多元正面,

  試著讓自己面對課本以外的挑戰,

因為出了社會,課本是不足的,而教育本就應該讓學生體會這些。

這便是教育和補習班的不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p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