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龍少棒的教育檢視

  紅葉少棒的校長和教練為何會做出那種行為,也許是某些外在壓力?或時空背景因素,
外人實在無法得知,但也只是個人行為,之後來看金龍少棒,其荒唐勝紅葉不知幾百倍。

  身為台中市民,可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以前全國性的金龍旗已經怪怪的了,
台中市還曾經辦過金龍盃,實在有不要臉的情況存在。

0、金龍少棒是支超精英球隊,棒協違反教育精神,讓來自全國各地,
  只有12歲左右的學生,為了參加比賽(不是讀書),全部轉學到台中市忠孝國小,
  原台中市的球員比例不高,而教育單位竟然配合行事。

1、金龍少棒拿到LLB冠軍之後,成為棒球挖角和精英球隊的起源,
  製造此樣版的便是棒協和教育單位。

  為了怕LLB針對組隊事項提出異議,所以後來以地區性精英球隊,
  或是縣市精英球隊的模式。

  因此地區或縣市就把資源投入幾支主要球隊,或挖角的情形。
  造成強弱隊的明顯實力落差。

  實力弱的球隊戰績不佳,加上學校單位幾乎都禁止校內的棒球行為,
  還有棒球只被視為工具,因此學生棒球隊數目開始大幅減少。

2、就教育來看,儘管棒協的首要主旨是發展棒球,
  但看來是發展棒球成績,而不是發展棒球人口,只注重成績非國民教育所該認同的。

3、就教育來看,教育單位配合行事,已失去了本身教育者的信念。

4、就教育來看,國民教育是要提升整體國民素質,而非少數學生的素質,
  棒球運動在教育上理當相同。

  同此理,棒協應當提升整體國民的棒球喜好、實際參與度、接觸度,
  而不應只是集中少數球隊。

5、就教育來看,棒球運動本身也極具教育功能,不是一個人達成,而是至少九個人的球隊。
  此外,可能還要教練、行政、管理等人士的支持。後援會和熱心人士也有參與。
  並不是一個人的成果。

  同此理,全國性的棒球發展若要健全,也不是少數精英球隊能達成的,
  而是集合全國喜愛棒球人口都能”實際參與”。

  學生時代的實際參與,日後便是棒球熱心人士和支持者。

  若棒協身為棒球運動的主要民間單位,連全國團隊精神都不懂,只會少數球員(球隊),
  埋頭苦幹,真不知你到底從棒球上面學到什麼?結果當然令人……

6、就棒球教育來看,現在的球員,以後便可能是棒球指導者,也是棒球的種子,
  為了棒球的發展,應該提升數量,也應該讓不同的角度、觀念都能和棒球磨合看看,
  而不是限制於小圈圈無法發展。

  事實上,國外就因為棒球深入各界,而能和各界結合,一直提升。
  國外沒有什麼教練資格等級,類似乙、丙組出身的教練也大有人在,
  但不代表不能教出好的球員,甚或者有更有效、有益的指導方式。

7、就教育來看,我們無法提前得知學生的才能,開竅的時期也可能不同,
  因此國民教育除了提升整體國民素質,也是給學生更多機會,也給國家機會。

  棒球亦同,我們無法得知誰有棒球才能,開竅時期也不同(如陳金鋒的身材),
  所以應當給更多熱愛棒球的人有機會,也是給國家的棒球發展機會。

  而棒協以前的精英棒球制度,不止有虧於棒球的團體概念,
  也無法滿足職棒的國民棒球能量需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tp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