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讓國民學習良好的休閒習慣,是先進國家政府的責任
 

類似的內容,我好像寫過了,不過再整理一下吧!

1.一個國家隨著經濟發展和國民所得,達到了不同的程度,產業的結構就會
跟著改變,農業變成了工業、家庭主婦走出家庭代工、高勞力產業為了降低
勞力,增加了自動化、多餘的人力進入了服務業、外食增加讓餐廳增加、運
輸業讓人流貨流流通、道路和大樓的建築營造……等。

食衣住行,人的基本生理需求是自然而成的,但人心的心理需求是不管在何
種經濟、哪個地方都一樣存在的,即使是各大洲快樂的原住民也會有自已娛
樂的方法,因此心理上的需求同樣重要。當然在此我就不重複很多有關休閒
運動好處的研究了。


 
2.在先進國家,休閒活動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在生活和空間規劃時,都是必
須考量的重要一部份,不會因為人口密度而降低,甚至成為重要的內需產業
(註一),現今的社會,人的生活透過各產業的合作而存在,每個合法產業都
有存在的必要,休閒和運動產業也是如此。

內需產業雖無法賺取大量的外幣,但卻是製造了另一種貨幣流通,讓其它產
業的工作者,透過適當的消費,獲取自已心靈充足的需求,來付費給另一個
產業,就如周休二日便是提高國民的休閒時間,來成就觀光業。至於其它的
休閒產業是否有跟著提升呢?就台灣而言,其實尚有很多的限制。

以休閒和運動產業來說,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增加了就業機會,更有學問的
說法是,讓就業和商業活動更平衡。以群聚和競爭的相業性來說,過多的低
價值的代工產業,競爭壓力高於群聚的效益,反之,高毛利的設計產業,群
聚效益會高於競爭的壓力。

簡單的說,放假時,很多年輕人會跑到熱鬧的西門町或東區,連外縣市的人
都不遠而來,這是群聚效益,但所謂的群聚效益是有限制的,或許是二百萬
、或許三百萬,但不可能有六百萬的消費人口,是有限度的,既使是電子產
業,水果不敢把全部的單子給韓國的星星一樣,他們一樣不會把全部的水果
放在同一個籃子,就算消費端有新興市場的成長,也有限度,除非和外星人
做生意。因此,一個商圈可以吸引周邊的消費群,這些消費群可以支持的餐
廳、自助餐、麵站……的數量,是有限度的,當一個商圈發展起來時,另一
個商圈可能沒落,也是相同的道理,因為人口和消費市場是有限度的。


 
3.當產業結構不平衡時,店面就會開了又關、關了又開,多餘的老闆們和勞
工就會在經濟的浪潮中,起起伏伏,因為少了某些市場和產業,他們只好在
已飽和的其它市場,惡性競爭。合理的產業結構,對於消費流通、貧富差距
(台灣實在不大,沒道理太大)、就業率有很大的幫助,但每個國家會因為自
身因素不同,而有差異,不過休閒運動產業在先進國家中,卻一樣是不可或
缺的一部份,如同人類生理和心理的調整一般,必須平衡。

先進國家中的休閒運動產業其實是水到渠成的,因為他們本身就重視休閒運
動,懂得調適心理,這是他們從小就接受了這方面的教育。


 
4.台灣的經濟進步了,但很多方面卻還是很落後,例如國土規畫、都市規畫
、教育發展、國民休閒空間……等。

深想台灣到底有什麼休閒活動,小時候讀書時,像寵物一樣被關在教室裡,
胖了就像寵物鼠一樣,送他一個跑步機,教育部訂了體適能計劃,寵物們乖
乖的照跑。當然也不是說不喜歡戶外活動是不好的。

有些沒興趣讀死書的學生,不是學校教育的重點,他們覺得玩玩八家將,或
許比較好玩,當然這也不是在說八家將不好。

長大後,他們學會了什麼休閒活動呢?如果不幸在學生時代,沒找到興趣的
,就得看看運氣,他們身邊的朋友從事的活動是否正當,就算是正當的活動
,很多應該也是跑跑趴、唱唱KTV、上上網,照舊在當寵物鼠,至少還是有休
閒的寵物鼠。

有些學生時代死命讀書的好學生,出了社會當個死命工作的工程師,累積了
不少財富,根本沒有休閒活動,既無法造就貨幣流通,最後搞到自已身體都
有了問題。


 
5.要改善這些可從幾個基本方向來做,首先,要讓國民從小了解休閒的重要
性,教育對於休閒和運動觀念有顯著的影響,從校園空間來說,台灣每位學
生的平均活動空間,是先進國家中最少的(第一名哦)、就時間考量上的運動
和社團活動來說,也是先進國家中最少的(也是第一名哦),教育部的課程標
準大言不慚的說是考量五育並重,這麼明顯的說謊,說了幾十年,還臉不紅
氣喘的寫了幾十年,自以為二、三個小時,就能做到人家花幾十個小時做到
的事。

至於社區環境中,在都市規劃和重劃更新時,也應明訂法律,規劃足夠的戶
外活動空間,這種空間面積當然不能和公園混為一談,除了老弱婦孺使用的
公園,讓青壯年男女使用的戶外活動空間也不能少(難道政府覺得這些人就
該拚命工作嗎?放假也不用運動了嗎?)

當然台灣或許人口密度高,但很多空間是可以共用的,例如二重疏洪道,有
疏洪和運動空間的雙重功能,戶外的運動空間也可以和很多功能設備共用。
 


6.在國外,有很多運動比賽,雖然不是職業的,但卻比台灣更懂得培養觀眾
的道理,很多運動項目並不易入門,需要培養足夠的運動人口,一定的活動
時間,才能培養堅固的觀眾群,這不是光看能達到的。

A.威廉波特的目的和球隊組成規則,目的在於讓「眾多」的小朋友體驗「棒
球樂趣」,因此即使讓外國球隊贏了冠軍,也是值得的,只要能讓美國國內
和外國的棒球有所發展,如果說這項比賽是MLB觀眾來源的基石,一點也不
為過。

B.日本甲子園四千校,其中百分之九十,實力並不堅強,卻可參與棒球活動
,日本高校足球社亦是四千多個,日本的人口密度也是世界數一數二,尤其
大東京地區,人口密度和台灣差不多,甚至高於台灣很多縣市,但透過普及
化的社團活動,培養眾多的運動人口和運動產業基石。

這些比賽的經費從何而來,大部份是靠著觀眾進場看比賽的收入,日本夏季
甲子園的門票較貴,一屆的甲子園決賽約有五十場左右的比賽,可吸引七、
八十萬的觀眾(註二),其中大部份需付門票(台灣不用門票,常只有一、二
百人)。

春季甲子園(即將開打),一屆的決賽約三十一場,觀眾總數約三、四十萬(
註三),門票較便宜,二者共約八十場,觀眾總數(以日計算,而不是場)有
一百二十萬左右,只是業餘比賽,其觀眾能量卻比號稱有職棒的台灣還驚
人,另外尚有大學的眾多硬式棒球聯盟,城市對抗賽,明治神宮大會、眾多
的軟式少棒聯盟,這些業餘比賽所依靠的是棒球的觀眾,而觀眾的來源是打
棒球的人口,打棒球的人口來自於社區或校園社團,校園社團來自於政府不
說謊,最基本做到五育並重的基本要求。(日本初中的軟式棒球社團和足球
社比率,皆有八成,比台灣的大學還高,由此就可想出二國休閒運動產業的
程度差異)


 
7.簡單的說,目前的教育,為了外銷產業,客製化了教育課程,犧牲了不合
他們意向的學生,也犧牲了某些產業,犧牲了國民生心理整合的重要性,這
是一項始於高密度製造業,延伸到現今的制度,可惜的是,時代改變了,教
育的目標是否該跟著改變,公務人員嚴重不想自找麻煩的心態,也懶得去改
了。

當然,或許我高估了運動產業在台灣的影響價值了,大家應該還是要全力支
持能賺外匯的產業,就像學校只要顧好學生的功課一樣,其它的沒有其它方
面的利用價值,就不用管他。

要我認可也行,如果政府真得請了專家,研究出,唯有高時數的學店,台灣
才能生存,只要重視國民所得,而不需國民快樂指數,才有希望,那只要教
育部在課程網要中,不要再加入「五育並重」的幾十年謊言(可以去調查台
灣國民的認知看看),明白大方地承認為了外銷產業考量,只要「德智並重」
就好,其它「體群美」跑龍套,就不重要了。

如果政府都敢這樣說了,專家也這麼說,那麼就是我錯了,我也無話可說了。

 

;==================================================================
(註一)
http://www2.wunan.com.tw/download/preview/1FPK.PDF

運動產業產值於美國為2,130億(King, 2002),是最大的產業之一,
…………近年運動產業有明顯的成長,然而,如何精確地衡量個別產
業的經濟產值是非常困難的(Meek, 1997, Pitts & Stotlar,
2002),所以,我們必須清楚的劃分產業類別及各產業所包含的部門。

表1-1 運動產業分類表       (單位:億美元)
1 運動廣告274.3
2 觀賞型運動性消費261.7
3 運動產品256.2
4 聯盟及隊伍營運支出229.8
5 賭博189.0
6 運動旅遊160.6
7 專業服務152.5
8 運動藥物126.0
9 授權運動商品105.0
10 媒體轉播權利金69.9
11 運動贊助64.0
12 運動場館建築24.8
13 運動傳播21.2
14 運動員代言9.0
15 網路消費2.4
排名類  別產值
(資料來源:King, 2002)
 

(註二)
http://www.jhbf.or.jp/sensyuken/spectators/

大会 年度  代表校数 参加校数  入場者総数  最高入場者/1日
90回 2008年 55校   4,059校   890,000人  73,000人  
91回 2009年 49校   4,041校   812,000人  80,000人  
92回 2010年 49校   4,028校   844,000人  70,000人  


(註三)
http://www.jhbf.or.jp/senbatsu/spectators/

大会 年度  出場校数  入場者総数  最高入場者/1日 
80回 2008年 36校    502,000人   53,000人 
81回 2009年 32校    435,000人   67,000人  
82回 2010年 32校    429,000人   51,000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pun 的頭像
    itpun

    信仰 可能不存在的 棒球之神

    itp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