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運動友善指數

有雜誌曾經做過比較,比較台灣各縣市,運動環境的友善程度,也許
應該比較各國的運動友善指數才是,那台灣一定是敬陪末座的。先來
談談可以納入哪些參考好了。

1.體育課時數:這個也不用說了,台灣是倒數的。

2.體育性社團的活動時間:嗯,一樣是最差的。

3.學校每人運動空間:因為台灣的教育把學生都框在教室,養沙丁
  魚做做樣子,所以是也是倒數的。

4.社區運動空間:老話,還是很差。

5.近視率:基本上,近視率和學童作習有關,是運動的反指標,大
  家都知道,台灣的近視率是倒數的吧。

6.體適能:這個也不用說了,政府很喜歡搞無用的計劃,而不喜歡
  從本質著手,因此台灣學生的體適能還是差的可以。

7.人民運動的時數:大家都知道輸別人很多吧。


1~4項是因,5~7項是可供參考的果。

總而言之,在先進國家中,台灣可說每樣都是倒數的,韓國和新加
坡都贏過我們,我想香港也是吧,更不用說歐、美、日、澳……等

 

 

至於運動友善指數差會有什麼結果呢?

1.運動員地位低:想想讀書時,學校就限制學生從事某些運動,
  場地不足,僅限特定運動,能供給學生同時運動的空間不足,
  只好限制同學的活動,過份強調智育,這樣運動員的地位如何
  能高呢?

2.支持運動的人少:因為學校本來就不重視運動,因此教出來的
  國民也就不重視運動,家長也不會支持運動,老師也不會支持
  運動,學校不支持運動,官員不支持運動,政府不支持運動,

       企業不支持運動。

3.企業贊助運動少:因為企業家在學校得到的觀念就是,賺錢都
  來不及了,還管什麼運動,況且從事運動的人少,自已也沒從

      事運動,因此贊助也覺得什麼太大的意義。

 

4.運動消費者少:當有從事某項運動,或常看某種運動,才比較

  容易真正喜歡該項運動,當真真運動的人多,自然喜歡運動的

  人就會多了。

 

5.職業運動環境不佳:因為第二和第三項可說是職業運動的關鍵
  ,因此得到的結果,當然也就不會理想了。

 

 

根據吳行政院長的談話,好像覺得選手該向企業要錢,只是企業不
想出錢,不就是我們政府種的因嗎??難道外國企業也是莫名其妙
就贊助選手和比賽的嗎?這都是因為他們有非常友善的運動指數(
至少比台灣好很多),培養很多的運動人口,才水到淭成的啊。

就像你叫農夫去種田,卻為了工業發展而限制了水源,田怎麼可能
種得起來呢?不給農夫水用,又叫人家做農夫,不是很奇怪嗎?台
灣的運動友善指數如果非常地差,卻要運動員去跟企業要錢,就是
同樣的情形。

要企業贊助運動,先看看政府所塑造的「運動」是什麼形象吧,一
切還不是政府搞得鬼,不給錢又不給人家水,不就是叫人民沒米吃
肉的笨蛋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tpun 的頭像
    itpun

    信仰 可能不存在的 棒球之神

    itpu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